2023-08-20
(资料图片)
北京朝阳医院眼科主任医师陶勇,近日在个人微博中晒出一张其做手术的工作照,就是这日常的工作分享,赢得近10万网友点赞,评论区也热情异常。
这不是陶勇医生第一次受到公众关注了。如果说,三年前的恶性伤医事件,让更多人认识了这位成长经历堪称“范本”的眼科医生,那么这三年来,公众则看到了“医者仁心”持续散发的光芒。尽管生活工作节奏被意外打乱,深知受伤意味着重新开始,但他仍然坚持“治病救人不一定是在手术台上”,拿起了“科技的手术刀”指导学生……无论处于何种境遇,始终想方设法治病救人,这或许也是为什么尽管5月份“陶勇重新拿起手术刀”的消息冲上热搜,此番有图有真相的“回归”,再次让公众感慨不已的原因。
“‘手术刀’在我心里从未放下”,这是医生职业精神的告白。“替陶医生开心”,则见证着公众对于好医生的认可与敬意。同时,许多人也纷纷回忆起自己遇到过的,恪尽职守的医护人员。有人分享,曾因身体不舒服想做这样那样的检查,但被医生理性“劝退”;有人忆起,做手术时紧张得不行,还是医生的玩笑话成了自己的“定心丸”;还有人感叹,离死神最近的时候,是医生拉了自己一把……桩桩件件各有不同,都是每个人独家的“医生记忆”。
“可爱的白衣天使值得人牵挂”……这样的暖心互动,在如今略显嘈杂的舆论场中何其可贵。眼下,医药行业反腐持续推进,与此同时,各路奇谈怪论也潜滋暗长,似乎大有污名化整个医护群体之势。而陶医生的评论区让我们看到,大家需要好医生,也敬重好医生。医生和患者,是共同对抗病魔和死神的战友,是关键时刻性命相托的亲人。行业反腐并不改变尊医重卫,大家心里很清楚,也能看到兢兢业业、辛苦付出才是这支队伍的主流。
出于极强的贴近性,医疗话题每每引发公众热议。无论是“最美医生”令人感动,还是医师节临近引发感怀,其中蕴含的,无不是人们对更好医患关系的期待。抛开个案,我们应该相信,绝大多数的医生与患者,都期盼一个更加干净和谐的行业生态,医生能更安心专心,患者能更踏实放心。而这份共识之所在,也是我们持续推进医疗改革的目的与动力。
医疗体系的建设,本就是一项世界级难题,更何况在中国这样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。医者仁心、以心换心,医者与患者的双向奔赴,会让医患双方得到应有的理解和支持。
(原题为《为何有10万网友点赞他重新拿起手术刀》作者 杜梨 来源 中工网)